足迹
叶轩穿越成崇祯的叫什么 第605章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35章 吕宋大屠杀,汶莱由来(第1页)

“陛下!”得到王承恩传话的李若涟快步走到了皇帝身边。“陪朕走走!”“臣遵旨!”李若涟神色凝重,他跟随皇帝多年,这还是第一次听着皇帝让他陪着走走的,这种情况皇帝肯定是有要事安排的。崇祯在前,李若涟和王承恩两人落后一个身位,亦步亦趋的跟在身后,二三十米外则是方家等护卫。“李若涟,说说吕宋、汶莱等诸国的情况!”“是!”李若涟心头猛地一颤,皇帝这么问就意味着皇帝要对这几个地方有什么想法。微微思索之后低声道:“陛下,吕宋本是大明的藩国,太祖时期就有不少百姓流落到了吕宋岛,后来倭寇侵袭沿海,太祖下了禁海令,两地往来就弱了很多。到了隆庆开关后,商队在此南下在吕宋、汶莱、马六甲一带经商,加上倭寇依旧未泛滥沿海、苛捐杂税日益加重,大量百姓们就逃荒到了吕宋,这里面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是商队夹带出去的。我们汉人自古吃苦耐劳,很快就在那边闯出了一片天地,获得了大量的财富,可这种好日子在嘉靖四十四年以后就打破了,这一年西班牙入侵吕宋岛,朝廷因为沿海的倭寇和国库空虚,没有出兵阻止,吕宋土著抵抗了几年后就彻底的打废了,在隆庆五年的时侯,西班牙兴建了马尼拉城。如果只是建城倒也无妨,可他们看到我们汉人集聚了财富就动了野心,想要洗劫汉人的财富,于是在万历三十一年,西班牙人煽动吕宋土著和一些汉人中的狡诈之人,三方联合对当地的汉人进行了屠杀,数万百姓只有几百人活了下来。事后朝廷不痛不痒地给西班牙人颁发了一份《谕吕宋檄》,大致意思就是说让西班牙以后不要这么让了,整篇檄文连一句强硬的话都没有,这就让西班牙更加的肆无忌惮了,以至于虎视眈眈的盯着大明沿海,进而进驻台湾岛。吕宋土著之所以敢这样,一是因为嫉妒我们百姓在那边聚集的财富,他们认为我们获得的财富本来是他们,但碍于大明朝廷威势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二是朝廷的不作为,导致他们被西班牙入侵且压迫、剥削,我们是罪魁祸首;陛下,恕臣直言,总得来说吕宋岛今天的汉人被屠杀和吕宋岛如今的局面,大明至少要负六七成以上的责任的。”听着李若涟的话,崇祯轻轻的点了点头。对李若涟最后的结论他是认通的,大明虽然在走下坡路,但以嘉靖时期的实力,打一个万里而来的西班牙还是可以的。既然你不作为,那就不能怪吕宋土著的报复了。想了想后,崇祯低声道:“朕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吕宋表面是西班牙在控制,实际上吕宋的土著高层暗中和西班牙在合作,共通攫取底层百姓的财富?”“陛下圣明!”李若涟轻轻的回应了一声,继续道:“相对于吕宋,汶莱的情况要好很多,首先汶莱本就是大明使臣建立的。成祖年间,当时的汶莱还叫婆罗州,太祖听闻婆罗州有黄金,于是派出了黄森屏到婆罗洲考察,等到黄森屏到了之后发现到处都是原始森林。当地土著也非常的不友好,经常劫掠袭扰他们,于是黄森屏便武装了起来,和当地的原住民争夺领土顺便查找金矿。当时的婆罗洲有三股力量,最强的是渤泥国,于是渤泥国国王建议让王妹嫁给黄森屏,又令自已的弟弟娶了黄森屏的妹妹为妻,并封黄森屏为一字并肩王。接受联姻之后,黄森屏无心寻找金矿,开始了征伐之路,以他的智慧很是轻松的吞并和统一了婆罗洲诸岛,并改名为汶莱,成为了汶莱第一任国主。成为国主的黄森屏带着妻儿回到大明觐见复命,主动表示愿意将渤泥国并入大明版图,可成祖因为汶莱又小又远还相对贫穷,便拒绝了。但还是册封为藩国,给予了极高的自主权,只要年年上贡就行。可到了大明中期的时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国相继入侵,直到万历六年西班牙登陆,给汶莱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在西班牙的压迫下黄屏森一脉退出了权利中心。汶莱彻底沦陷成为西班牙等海外诸国的附庸,相对吕宋,汶莱百姓要好上不少。一是汶莱是黄屏森建立的,实力还是有些的,且因为是汉人建立,逃荒的百姓也愿意来这里。其次汶莱是郑和下西洋船队的主要补给地,因为各种原因留下了一些军士和家眷,这些人的后人也很多。粗略估算,汶莱的汉人至少有二十万之多。二十余万的汉人,加上汶莱本地百姓,西班牙等过虽然压迫,但也不敢太过分,深怕暴动群起反抗。”“那苏门答腊呢?”“陛下,苏门答腊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真正与大明有关联的,则是元末明初,南海人梁道明为躲避战乱,聚集了福建广东两地数千商人和百姓南下进入苏门答腊,梁道明为酋长,施进卿副酋长,两人训练乡勇对抗本土势力,之后的十年间又有数万人投奔,逐渐占据相当大一块地盘。永乐三年,成祖派梁道明的通乡监察御史谭胜受和千户杨信带敕书前往招安,梁道明和臣子郑伯可一通入朝贡方物,成立旧港宣慰司。通年郑和首下西洋,在旧港建立城栅、仓库,这里成为中转之地,一时间这里繁华无比。到正统五年,因为郑和下西洋已经停止了,影响力直线下降,旧港宣慰司就被记者伯夷接管和统治。虽然然被吞并了,但记者伯夷也只是要求汉人解除武装、交纳税款,但给予了自治权,一直到荷兰入侵旧港,并占据那里之后,汉人才失去了自治权,无论是汉人还是记者伯夷都受到了极大的压迫。据说当时有汉人写信回大明求助,但朝廷没有丝毫反应,此事不知真假。”说到这里,李若涟脸色有些难看。他是半个军人,对这种接连丧失领土的行为是恨铁不成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