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回 喜庆 戒骄戒躁(第1页)
一时沈青带着攸哥儿到了,章炎去镇上请孟夫子和几位童生同窗也没迟多久,便跟着回来了。
沈家的院子就越发的热闹了,大家都推孟夫子坐了上座,围着他奉承赞美不绝,还有打听孟夫子的学堂什么时候要再招学生,收费情况如何,说自家也要送了儿孙去念书的。
孟夫子因孟太太的病,因自家才知道的烦心事儿而苍老憔悴了不少的脸,在满眼望去无处不在的喜庆气氛的烘托下,也终于重新焕发了光彩,很是志满意得。
等路舅舅带着一家人随后赶到,还没进门就先放了足足一刻钟的鞭炮,大白日的还放起了烟花爆竹来,沈家的热闹与喜庆更是达到了顶峰。
季善在烟花爆竹震耳欲聋的声音中,在时不时飘来的一阵阵刺鼻的火药味儿中,惟有苦笑。
这种风俗习惯还真挺……特别的,以烟花爆竹燃放的数量和时间来表达热闹喜庆,亏得如今空气好,几乎没有污染,不然搁现代,压根儿不许放,不是,压根儿买不到烟花爆竹好吗?
算了,还是那句话,入乡随俗吧!
等烟花爆竹放完,散了一会儿烟尘和味道后,流水席便开始了。
自然还是孟夫子和里长乡老们坐了首席,加上三叔公等几位族中的长辈,并沈恒这个今日的主角和章炎等几个同窗做陪客,满满坐了两大桌,然后再是族里村里的男人们,第一轮六张桌子便坐得满满当当了。
路氏眼看客人远超预期,少不得立时又回房拿了钱来,让沈石沈河赶紧往镇上再买鱼肉酒去。
等打发了沈石沈河,路氏又投入到了新一轮的忙碌中,却再忙也一点没觉着累,平生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真正的“人逢喜事精神爽”。
一直到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客人们也陆陆续续的告辞离去了,路家的院子才算渐渐安静了下来。
沈青与攸哥儿却没回去,路舅舅路舅母也留下了,只将两个儿子先打发了回家去。
一家子至亲坐在堂屋里,哪怕都忙了一天了,脸上依然半点疲色都没有,只看得见喜悦与激动。
路舅舅今儿还喝了不少的酒,这会儿不但脸是红的,脖子和耳朵也都红透了,大着舌头与沈九林道:“妹夫,我今儿真是太高兴了,比我当年第一次当爹,第一次当爷爷,比我随便出门一趟,便轻松赚了百儿八十两银子的还要高兴,恒儿总算给我们大家伙儿都长了脸,爹娘在地下也能安心了!”
沈九林同样喝得脸红脖子粗的,道:“是啊大哥,这么多年我心里憋着的那口气,今儿终于痛快的出出来了,这下看谁还敢背后笑话我恒儿没那个命,笑话我们家祖坟就没埋对,别白白浪费银子了什么的!”
路氏在一旁见大哥和丈夫都这般激动,本就没平复的心情也再次激动起来。
却仍记着季善的话,如今儿子才只中了童生而已,后边儿的路还长着呢,自家人高兴可以,却万不能得意忘形,骄傲自大,不然谁知道会不会叫花子欢喜打烂了砂锅?
因忙笑道:“大哥,他爹,知道你们高兴,不过路还长着呢,今儿热闹高兴过也就算完了,等以后恒儿中了秀才甚至举人老爷,大家伙儿再来高兴也不迟啊。”
路舅母同样是明白人,也笑道:“是啊,等咱们恒儿成了秀才老爷举人老爷,那才真是荣耀呢,到时候你们郎舅就是喝得直接倒下了,我们也不说你们,现在还是收着点儿的好,仔细别人又要酸我们得意忘形了。”
好在路舅舅与沈九林虽酒意上头,人却还是清醒的,闻言都笑道:“我们心里都明白的,也是一把年纪的人了,又不是小年轻儿,怎么可能那么沉不住气,这不是今儿太高兴了吗?不过今儿高兴过就完了,我们不会得意忘形的,这黄瓜才刚开花起蒂儿呢!”
路舅舅还正色与一旁的沈恒道:“恒儿,咱们高兴是咱们的事儿,你可千万别骄傲自满。舅舅虽没读过什么书,却也知道一句话‘骄兵必败’,所以打明儿起,你还得加倍的勤学苦读,可别想着就可以先松懈享受了,等他日你中了秀才,甚至中了举人,你再骄傲也不迟,你享受的日子也还在后头呢!”
沈恒今儿作为绝对的主角,也被劝着多喝了几杯酒,这会儿脸也红红的。
双眼却一派的明亮清正,正色点头道:“舅舅放心,我不会骄傲的。今日之所以大家都来捧场,不过是冲的我侥幸考了童生的第一名,听起来名头好听而已,可再是第一名,再是名头好听,也始终只是个童生,第一名与敬佩末座压根儿没有任何分别,离秀才的距离,也是一样的,并不会因为县试我侥幸考了第一名,回头府试时,就能比旁的考生更容易。”
顿了顿,“且我只是侥幸考了天泉县的第一名,会宁府辖下还有那么多个县,同样有第一名,往年也有第一名,能中童生的,纵不是第一名,又有哪个不是凭的真才实学?所以我心里很明白,我才侥幸踏出了第一步而已,后面的路既阻且长,实在没什么骄傲自大的,舅舅只管放心,爹娘也只管放心吧!”
路舅舅不等他说完,已笑了起来,等他一说完,便与路氏和路舅母道:“我就知道恒儿不会骄傲自满,你们女人家就是爱操心多想,这下放心了吧?”
路氏只是笑没有说话,她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从来不是那等装不下要不完的人,从来都不让她多操心的。
倒是路舅母笑道:“恒儿我们自然是放心的,这不是不放心你们,怕你们白影响了他吗?这下总算可以放心了。”
换来路舅舅的白眼儿,“恒儿可是做大事的人,哪能那么容易就被影响了,是吧恒儿?”
说得大家都是一阵笑。
笑过之后,路氏见天已黑透了,因道:“也不知道二姑爷把夫子送到学堂了没?今儿好像黑得早些,是不是又要下雨,得让老三或是哪个,打了火把去接一接二姑爷才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