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从1983开始笔趣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八十一章 许非说(2)(第2页)

  4,个人魅力

  ……”

  办公室里,一位老师看完报纸,忍不住拍案叫绝:“好文章,好文章啊!”

  “您看什么呢?”同事好奇。

  “《京城青年报》的一个专栏,昨天开班会没收的报纸,发现特有意思。”

  “哦,我知道我知道!”

  一句话让办公室热闹起来,《京城青年报》的销量在本地位居前三,读者群广大。

  “许非写的那个吧,我也看了。”

  “写的太逗了,我觉得比咱们的书好,咱们通篇大道理,学生考完试就扔了。”

  “别妄自菲薄,我们研究的是戏剧理论,学术课题。他这个是通俗读物,不过确实新颖,还敢骂人。”

  “哈哈,那不叫内敛,叫演不出来。”

  “你还别说,我昨天去朋友家蹭录像机,又看了遍《大桥底下》。还真是那样,龚雪演的太好了,张铁霖明显死板,以前怎么没觉得呢?”

  “以前也没人讲啊。”

  “哎,明天讲什么?”

  “明天……”

  那老师翻了翻,“明天没有,说是每篇之后隔三天。”

  “隔三天?这是等读者反馈呢,《京城青年报》跟京台合作之后学坏了,猴精猴精的。”

  “精就精吧,我正好想写封信探讨探讨。”

  他们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阅读心理,新奇,过瘾,还满足了潜藏的八卦欲望。

  吃瓜呀!

  自古群众爱吃瓜,保不保熟都爱吃。尤其在这个没有偶像和饭圈的年代,老百姓吃点瓜不容易。

  许非不往深了讲,什么体验派、方法派啊,那东西老百姓不爱看。他把自己定位于作品与观众之间的桥梁,明明白白的告诉大家,这样的叫好表演,那样的就差点。

  而且有意无意的透露一种理念:观众是影视作品的最大评审,别觉得自己跌份,得正视自己的真实地位。

  …………

  关于演技这一块,国内长期得不到重视,大部分观众缺乏概念。

  即便在后世,大家也是经过无数烂片、烂演员熏陶,忍无可忍才幡然醒悟,哎呀,演技这么重要!

  什么《演员的诞生》、《演员请就位》,本质上就是迎合这种心理才出炉的综艺节目。还有b站那些讲演技对比的视频,也是近两年才冒头的。

  那八十年代呢,烂片也不少。

  头几年电视剧***,从一年几十部到几百部,再到一千多部。绝大多数都是烂片,直到86年实行许可证制度,才堪堪控制产量。

  观众看到好戏拍案叫绝,看到烂戏别扭不适,但究竟怎么个好法和烂法,说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