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2页)
过了良久,刘基复又坐下,饮了一口酒,又道:"本朝初年,长期不行科举。在耶律楚才等人建议之下,仁宗元?二年方才举行第一次会试。每次科考从各地遴选三百人赴京会试,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各七十五名。取进士一百名,四等人各二十五名。蒙古人和色目人发右榜,汉人和南人发左榜。因此汉人和南人由科举入仕者每三年不超过五十人。中举无门,仕途蹭蹬,天下儒生绝望于本朝,有的怀才不遇有的耻食元粟,于是纷纷转向民间,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日子。另有一等,不甘沉沦蹉跎,另僻蹊径,笔耕不缀,成就颇为可观。一曲窦娥怨千古,情定西厢垂天下,关汉卿、王实甫之流不愧为其中首屈一指的煌煌大家。
李善长道:"我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我玩得是梁园月,饮得是东京酒,赏得是洛阳花,攀得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鞠、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吟诗、会双陆。此乃关汉卿的自我调侃。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江山换年代,美丑贯古今,当流氓无赖都变成大人君子,似他这等文人也就只配沦为烟花路上的浪子了!〃言罢摇头叹息。这一声叹息并非对关汉卿所发,而是顾影自怜,叹息自己怀才不遇,岁月蹉跎,前途渺茫,今夕何夕
刘基道:"当今天子昏庸无道,穷奢极欲。官吏贪赃枉法……。〃他话未说完,元清平蓦地站起,道:"当今天子勤勉政事,旰衣宵食,乃是最勤政爱民的好皇帝,比之唐宗宋祖,有过之而无不及!我最尊重敬仰的人,就是当今天子,请先生慎言。〃刘基见他神情不仅肃穆*,更有景仰尊敬之情,不禁一怔。李善长神态微醺,嘿嘿冷笑,道:"当今皇上有'鲁班天子`之称,你可知道?〃元清平摇头不语。李善长道:"据说当今皇上的木匠活手艺巧夺天工,天下无双!试想他的时间都用在木匠活上了,哪有精力操劳国事?〃顿了一顿,又道:"目今山雨欲来,乱像纷呈,就差陈胜、吴广之辈了。但教有人揭竿而起,登高一呼,势必天下靡从。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改朝换代,吾辈必能亲眼看见。〃
元清平闻得此言,不禁忧心忡忡,沉吟良久,道:"诚如先生所言,那该如何是好?〃刘基道:"这有何难,轻徭役、视平等、任贤能、减酷刑、兴农桑、正家法。〃元清平念了一遍。刘基正色道:"若欲天下太平,政治清明,必要做到这六点不可。雷厉风行,大刀阔斧,方能昌兴社稷。眼下虽然国之将倾,但若能痛下决心,披荆斩棘,尚能挽救。〃李善长道:"伯温兄心怀匡扶社稷之志,胸有经天纬地之才,但怀才不遇,委实令人扼腕叹息!〃刘基淡淡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我之风骨气节,为浊世所不容,唯有遁世隐居了。两袖清风来,一身孤胆去。茶余焚香抚琴,酒后醉卧山丘。高兴了仰天长啸,郁闷了持剑而舞。如此这搬迁,无拘无束,悠然自得,岂不快哉?〃
元清平道:"先生此言差矣,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生离群索居,不问世事,岂不辜负了一身韬略满腹经纶?〃李善长道:"咱们纵然心赍济世安邦之志,身怀经天纬地之才,然则国家不用,弃之如同敝徙,如之奈何?〃言罢摇头叹息不已。刘基道:"岁月催人老,有志不获骋。〃说罢连饮三杯,而后将酒杯摔得粉碎。他脸庞通红,醉眼迷离,已然不胜酒力。李善长道:"伯温兄,你醉了。〃刘基摇头道:"我没有醉,世人皆醉我独醒,没醉没醉。〃言犹未了,已伏在桌上沉沉入睡了。元清平细细品味'岁月催人老,有志不获骋'这句话,其间不无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感慨和无奈。回头看时,李善长也已倚在柱旁睡了。眼见暮云低徊,天色向晚,只得独自下山。
是夜,元清平躺在床上,刘基和李善长日间所言一直萦绕脑海,他思潮起伏,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于是信步走了出去。月如银轮,风凉似水,庭院中的芍药花、蔷薇花在清风中芳香暗吐,摇曳生姿,正是:月色溶溶夜,花荫寂寂春。
不知何时,舒琴走了过来,道:"大哥,这么晚了,怎么还没睡觉?〃元清平转过身来,微微一笑,道:"你不是也没有睡吗?〃舒琴道:"大哥今日自打下山,便忧心忡忡的样子,难道有心事?〃元清平道:"刘基和李善长日间言道,天下将要大乱,若不革故鼎新,本朝气数将尽。〃舒琴道:"大哥因此便忧国忧民起来了?〃元清平不置可否,显然是默认了。舒琴不以为然,道:"那两个人招摇撞骗、信口雌黄,大哥不要信他们的话。〃元清平道:"他们才学渊博,言之凿凿,语之确确,所言看来不假。〃舒琴嗤之以鼻,道:"他们不过识得几个字读过几本书,因此就目空一切、自以为是,实则书呆子而已。做不成官就自叹怀才不遇,犹是牢骚满腹。这种人叫做眼高手低,也叫做百无一用是书生,大哥应当避而远之,莫要受了他们的蛊惑。他们在哪里,我一定要驳得他们哑口无言、体无完肤。〃元清平素知这个妹妹口齿伶俐,说她不过,于是笑而不答。
舒琴问道:"他们还说了些什么危言耸听的话?〃元清平不答反问:"父皇是亘古以来最英明神武的圣君,也是最慈祥仁爱的父亲,是不是?〃舒琴点头道:"当然是了。〃原来他们是当今皇帝孛儿只斤妥?滋?蓝?某ぷ映づ?K?撬涫敲晒抛迦耍??瞿胶鹤逦幕??几?约喝×撕鹤迕?帧T?迤降拿晒疟臼前?偈独泶鹄埃?灰蚬?糯笤??煲怨?盼?眨??迤剑喽?衷蛟⒁运暮G迤街?狻
二人并排而坐,舒琴道:"我极是顽皮,小时候缠着父皇骑马,父皇趴在地上给我当马骑,还学马叫,逗我开心。〃元清平道:"记得我十岁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父皇担心之极,日夜守在我的身旁,待到我的病愈,父皇自己却病倒了。〃两个人历数父亲的诸多慈祥仁爱之举,不觉月隐星没,晨曦微露,不知不觉之间竟然说了一夜。
第三章观花
吃罢早饭,元清平又上山去,但庐亭里空空荡荡,刘基和李善长竟然没来,他只得静心等待。他凭崖临风,骋目远眺。群山巍峨,奇峰高耸入云。瀑布接天,飞流直泄千尺。置身于茫茫天地、深山幽谷之中,只觉得自己渺如尘埃。东方红日扶摇直上,霎时之间,光芒万丈,云蒸霞蔚。清风徐徐,鸟鸣喈喈。此情此景,元清平胸中郁闷一扫而尽,顿觉神朗气爽,灵台清明。
等了一天,刘基和李善长却仍未现身,元清平只得悻悻下山。他自和刘李二人纵论国事,自此心系国祚苍生,不复再是曩昔只是吟诗作赋,一心只读圣贤书,无忧无虑的翩翩少年了。
一连数日,元清平都去山上。可是刘李二人再也没有出现,元清平猜想他们已然离开了华山。心想他们二人都膺藏经天纬地之才,怀赍济世安邦之志,兼且才学华瞻,谈吐隽永。如何无双国士,岂可失之交臂?只是他们行踪不定,却又如何寻觅?好在知道刘基的故乡在浙*田,竟可前往青田打听。念及于此,当即下山,将心中所想告诉舒琴。舒琴知道兄长识才若渴,只得答允,元清平当即携了乃妹离去。
兄妹二人各乘一骑,按辔而行,傍晚时分,来至潼关。《水经注》河水四曰: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因之谓潼关。潼关地处山西、陕西、河南三行省要冲,地势险要,乃是关中屏障,向是兵家必争之地。天边晚霞??Γ??扑苹穑?郎蕉?ǖ墓匕?锹ピ谙ρ粲痴罩?赂?缘霉牌有畚啊K淅??О倌甑难┣钟炅ぁ⒈?甑斗妫?纷?且疲?咨N锘唬?匀晃《胨柿ⅲ?╊?刂写蟮亍
元清平唱道:"峰峦如聚,波涛如努,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音调起始豪迈激仰,既而转为低委戚哀。此曲是张养浩作得《山坡羊潼关怀古》曲。曲中描绘了潼关的山形地貌,乃是曲中名作。西都指得是长安,那是汉、唐时的都城。西都是皇权象征,对于帝王来说,那是千古基业。可是对于黔首百姓来说,只不过是龙椅上的张三换成李四罢了,该受什么罪还是受什么罪。作者作成此曲时在陕西行台中丞任上,他以庶民的眼光看待历史,指出历来改朝换代,最终饱受灾难的正是黎民众生。只'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就可见他悲天悯人之心。
舒琴不解曲中深意,听得似懂非懂,道:"大哥,你别整日天下苍生不离其口,没得自寻烦恼。〃元清平道:"大人的心思,你是不懂的。〃舒琴不禁莞尔,道:"你不也没有成家立室吗?却装大人的样子教训我。〃话声甫落,一缕清音自她舌尖吐出:"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是宋代女诗人李清照早年作得《点绛唇蹴罢秋千》词,词中描绘了少女情窦初开的景象。全词风格明快,节奏轻松,寥寥四十一字便刻画出一位天真纯洁、娇羞矜持的少女的娇美形象。舒琴娓娓唱来,声音清越悦耳,别有一番喜悦羞赧风情。元清平看了看她,但见她嘴角含笑,眉梢带羞,心想:"是了,妹子长大了。〃
舒琴见兄长始终抑郁寡欢,心中虽然着急,可是却不形之于色喧之以喙,而是唱曲说笑,想方设法逗兄长开心。她忆起一则故事,当下道:"唐朝有个崔护的人,他某年应试不第,苦闷之中独游都城南庄,以此遣怀散心。南庄里有片桃树林,其时桃花竞相绽放,真是繁花似锦。走着走着,忽然与一位美貌女子不期而遇。桃花掩映之下,那女子妙眸流盼、巧笑嫣然,?N若桃花。崔护伫立于桃花丛中,目注神驰,情摇意夺,竟然看得呆了。那女子也看见了崔护,和煦春风之中凝情含笑。两个相顾流盼,含情脉脉,说不出风情旖旎。他考试落第,只得怅然返乡苦读。来岁清明时节,回忆起那位女子,于是故地从游。打听之下,方知那女子已然嫁作了人妇。桃花依旧,人面杳然,崔护无比惆怅惘然。他情由心生,发于笔端,于是提诗于门扉,诗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元清平道:"崔护诗文寥寥,只此一首《题都城南庄》流传至今。此诗有感而发,也是难得的佳作。
舒琴笑道:"后世有位秀才进京应试,某日路过一家麻花铺,他正饥肠辘辘,于是就走了进去,吃起了麻花。麻花铺老板有个女儿,年方二八,虽不是生得花容月貌,但小家碧玉,颇有几分姿色。这秀才便留心上了,老板女儿也瞧中了那秀才,两人一般的眉目传情。也是他运途坎坷,这一年没有中举,沮丧?髻阎?戮吨狈迪纭U庑悴疟彰趴喽粒?文暧纸?┯κ裕?氲侥俏簧倥??阌纸?四羌衣榛ㄆ蹋??鞘贾彰挥性偌?巧倥?恕4蛱??拢?胖?巧倥?讶患奕肆耍??渲?啾隳7隆短舛汲悄献?罚?戳耸资???唬喝ツ杲袢沾朔蛔??倥??锹榛ù辏蝗嗣嫣一ê未θィ???榛ㄏ掠凸?!ㄔ?迤酱饲霸???飧龉适拢??患笆媲俳驳面告付??⒒嫔?嫔??耸痹偬?淮危?允侨炭〔唤??溃海⒄馕恍悴挪呕?对恫患按藁ぃ?饪膳?沙勺玖恕!ㄊ媲傩Φ溃海⑺?挡皇牵俊
柳丝如雨,杏花飘香。长草深处莺飞,绿树丛中燕鸣。一路而行,元清平但见百姓安居乐业,官吏恪尽职守,一派天下太平、歌舞升平的景象。又兼之舒琴说说笑笑,不断逗他开心,不觉心境大为开朗。
岳溪间间,云河迢迢,这日元清平兄妹来至洛阳。洛阳因在洛河之北而得其名,素有九朝古都之称,自来俊萃辈出,文风蕃盛。白马寺、龙门石窟等皆是久负盛名的古迹。舒琴道:"现下正是春暖花开时节,咱们来得正巧,正好观赏牡丹。要是能在皇宫中种植牡丹,那该多好。每日浇水施肥,精心照料,我想不会比洛阳的牡丹差。〃元清平道:"那可不成,能不能成活都很难说。〃舒琴道:"世上无难事,试试却也无妨,我想能成的。〃
来到这人文荟萃的地界,元清平心境大为开朗起来,吟道:"夫洛阳,帝王东西宅,为天下之中,土圭日影得阴阳之和,嵩少廛涧钟山之秀,名公大人为冠冕之望,天匠地孕为花卉之奇。加以富贵利边,优游闲暇之士配造物而相妩媚,争妍竞巧于鼎新革故之际,馆榭池台、风俗之习、岁时嬉游、声诗之播扬、图画之传写,古今华夏更昔比。〃这是张琰在《洛阳名园记序》中说得一段话。
元清平又道:"关于洛阳有太多的故事,韩富弼的'耆英会`,司马光的'真率会`,文彦博的'同甲会`,皆是北宋的太平盛事。洛阳多阀阅簪缨望族,世以谱牒相授,尤以宁、刘二氏为著。刘氏中人自北齐刘??为中书侍郎,历代皆出名宦。隋朝有尚书右丞相刘坦,唐朝有洪州大都督刘政会。宋朝有御史中丞刘温叟,权知开封府事刘烨,以上皆是刘氏一脉相承的显贵。北宋熙宁四年,司马光因反对新法退居洛阳,在刘??、刘恕、范祖禹等博学鸿儒?柚??拢??笔?拍辏?嘧?隽恕蹲手瓮??氛獠炕突途拗?d乘?壬?娌焕⑹浅?熬?蟮氖费Т蠹摇>把鲋?椋?缬谘员怼K韭砉馐巧轮菹南劁乘?缛耍?莱其乘?壬?
舒琴问道:"大哥也想师法司马光,做一位史学大家,编写一部名垂千古的史书?〃元清平慨然道:"《资治通鉴》正文二百九十四卷,《目录》三十卷,《考异》三十卷,诸凡相加共计三百五十四卷。其间记事上起战国周威王二十二年,下终周世宗显德六年。其文文史兼优,描述生动,没有莫大大恒心毅力及卓荦?邈的才学是编撰不出来的。别的不说,单说才学,我便不及涑水先生万一,更遑论编史著书了。〃顿了一顿,又道:"不过司马光反对新法,只是一位史学家,而非经略之才。〃
一路而行,但见花影满路,骏?良骥争驰。罗绮飘香,华裳朱屣斗艳。丹扉彩螭,庭园亭榭比巧。佳音缭绕,丝竹萧笙竞鸣。元清平兄妹虽生于皇宫长于宫阙,见识非同一般,但此时满目生花,应接不暇,也不禁暗赞洛阳不愧是繁华富庶的通都大邑。
舒琴向人打听,得知观赏牡丹的最佳所在是位于城西北角的国色牡丹园,当下和兄长兴冲冲前往。走进牡丹园,但见游人络绎不绝,往来如织,好不热闹。元清平心想:"但凡观佳景赏名胜,清静为要。似这般人来人往,喧嚣熙攘,就没有心境品赏素有国色天香之称的牡丹了。〃舒琴却不这么想,但觉好的去处就应该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若是穷乡僻壤、险山恶水,景致再美不胜收,也是游者乏迹,无如问津。
舒琴道:"大哥,咱们去那边瞧瞧。〃来到一丛花圃前,但见各色花朵争奇斗妍,彤红的如雍容端庄的贵妇,素雅的似娇羞万状的少女,或婀娜娉婷或丰姿嫣然。牡丹因其雍容华贵,又名富贵花或洛阳花。花圃中有青山贯雪、金玉交章、银红巧对、玉楼点翠,品种繁多。佳葩尽入眼帘,仓促之间不能?给。元清平是一朵朵的细细品赏,舒琴却如蜻蜓点水般匆匆看了一遍。她见远处无数花朵扎成的凤凰振翮欲飞,栩栩如生,心中欢喜,道:"大哥,我去哪里瞧瞧,你去不去?〃元清平道:"这里还没有赏完,你独个儿去罢,我在这里等你。〃舒琴答应一声,独自去了。
舒琴四处赏玩,过了良久才回到原处,但见兄长仍在凝神谛视,心想:"大哥对着这些花可以看上半天,耐性真好!〃当下道:"大哥,里面有个诗会,想不想去瞧瞧?〃元清平闻得此言,不禁精神一振,说道:"洛阳自来文风炽盛,俊杰辈出,诗会上必然佳作良多。我一到洛阳就有缘躬逢盛会,真乃盛事!〃当下要舒琴带路。
走了一段弯曲迂回的鹅卵石路,只见前面一座彩棚,周围密密麻麻站满了人。两个挤了进去,只见彩棚上首一张长桌,六位老儒比肩端坐。下面十几张方桌,每张桌上都摆着瓜果糕点、小吃茶水。每张桌旁都围坐着四名年轻儒生。元清平打听之下,方知那六名耆儒是各书院的讲学先生,众年轻儒生则是本地的后辈才俊。元朝以武力得天,颇为蔑视汉族的习俗礼法,更不看中儒生。唐宋以来,科举是重要的选士之途。每逢会试,朝野皆为之侧目。本朝儒生不被看重,出路狭窄,故有'十儒九丐`之说。洛阳文人为了倡兴文风,每年都办诗会,从不废缀,乃是本地文坛第一盛事。
最右首那名老儒站了起来,捋着长须,缓缓道:"洛阳在唐时为东都,在宋时为西京,天地灵气皆集于于此,才俊迭出,更是不在话下。当此文风陵替之时,每年一次的诗会意在倡文扬学,参与诗会之人越来越多,终于成为了本地的第一文学盛事。在座各位都是本地的年轻才俊、后起之秀,还望各展才华,佳作毕呈妙文尽展。〃环视众年轻儒生,又道:"哪一位才俊先来?〃众年轻儒生虽然都拭掌砺拳、跃跃欲试,只盼这此次诗会上大显身手,才压群儒。只是出于客套,谁也不愿抢先。一时之间,彩棚内静得出奇。
围观众人等得不耐烦了,一名年轻书生大声道:"不过吟诗作赋而已,你等却恁得装腔拿势、故作姿态,太不爽快了。〃他嗓音洪亮,人们皆为之侧目。但见他二十来岁年纪,中等身材,脸庞棱廓分明,面色黝黑,一双乌黑的眼珠炯炯有神。他头戴灰色纶巾,身着绛红直裰,手上拿着一把鹅毛羽扇。他身边站着一名十五六岁的书童,肩上掮着一个书箧。
那老儒年轻之时也曾赛过诗会,深知此时众年轻儒生的心思,当下笑道:"这又不是赴刑场上战阵,大家还胆怯吗?〃话声甫落,一名三旬儒生站起说道:"这几年都是咱们这些年轻士子比文赛诗,比来比去还是咱们这些老面孔。唉,看来文道是一步步衰微陵替了。〃言罢嗟叹不已,颇多感慨。他环顾众人,又道:"大伙儿都聪颖敏捷、才华横溢,唯有不才鲁钝谫陋。原本不配阑入赛诗盛会,但是承蒙六位先生眷顾,极力相邀,学生好生感激!〃言讫向那六位老儒深深一揖。六名老儒都含笑环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