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玉玺记石头与水讲的是什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9章 五十七章(第2页)

李玉华问,“庄子上的佃户如何?”

“咱们的两处庄子是挨着的,那些佃户住的也近,渐成村落,因姓李的多,就叫李佃村。”

“庄子的庄头管事,可有敷衍为难你?”

“大面儿上总过得去,这次下官统计佃户,程悠、丁远帮了不少忙。”

“他们跟你一道过来了吗?”

“来了。”

李玉华道,“你去忙吧。这几天杜长史华长史他们都在忙慈恩会的案子,你正管典簿之事,过去帮帮忙。”

“是。”

梅典簿恭敬的退出去,心中有些隐隐的惋惜,这惋惜里却又有些拿不准庆幸。惋惜是因为昨日回府后,梅典簿就听闻他走后三殿下的大动作,听说慈恩会的案子搅进去的官员都十人往上,府里长史司更是忙的脚不沾地。当时梅典簿出城办皇子妃娘娘的差使,没赶上这大事。

梅典簿原觉着自己比旁人快一步先巴结上了皇子妃,没想到,正经捞功劳的差使反慢旁人一拍。是以为错过这次捞功的机会惋惜。

庆幸则是,自他两番面见,皇子妃娘娘只是淡淡的提了两个庄头一两句。若梅典簿所料不差,那二人是被皇子妃娘娘烧成第一把火了。

皇子妃娘娘这样的气概,庄头说免就免,可见在府里说了算。

如此,自己错过了慈恩会的案子,给皇子妃娘娘留下好印象,倒也不能说全无收获。

只是二者未能兼得,难免有些贪心的失落。

梅典簿调整好心情退出小厅,特意拐弯到客院找到程悠丁远二人,知会他二人一声,“娘娘大概要见你们,你二人有个心理准备。”

便匆匆去杜华二位长史那里报道了。

.

李玉华在上午召见梅典簿后,看过素霜拟出的给二皇子府的安宅礼礼单,千针坊、慧心坊、步家鞋铺带来的衣裳鞋袜的样品后基本上也知晓了三家的针线品质的确不错,因为慧心坊多是经营女眷衣物,李玉华就定了千针坊和步家鞋铺。

长史司的冬衣冬靴只管去这两家铺子做,量体裁衣,自己挑料子。两位长史拿第一等的,另外按品阶各有不同,喜欢什么颜色什么花样自己做主,冬衣冬靴各两件,一件小毛料,一件大毛料。

到时让千针坊步家鞋铺两家到王府结账。

至于府里的针线房,只做李玉华穆安之还有孙嬷嬷的衣裳就好。孙嬷嬷上了年纪,她的衣裳就不用自己做了,李玉华说的,“嬷嬷你的衣裳跟我们的一起都在府里做,让她们细细的做,省得活计多就打马虎眼。”

其实,哪怕有自己的针线房,如李玉华的一些大衣裳也是自家出料子交到外头裁缝铺做的,无他,针线房还是忙不过来,尤其绣花最费时间,倘是简单的绣花好说,一些大衣裳的绣花,繁甭些的一朵牡丹就能小半个月的功夫,这样的衣裳必然要用外头绣娘的。

直待下午才有空接见程悠丁远二人,两人都挺年轻,程悠十**岁的模样,丁远要年长一些也不过二十三四岁。大概是第一次面见皇子妃娘娘的缘故,行过大礼后仍是紧张的不敢抬头。李玉华让他们说说庄子的事,几时播种,几时灌溉,都是通的。两人也都读过书,只是没有功名在身。

别看裴如玉考状元跟玩儿似的,世上如裴状元这样的人是凤毛麟角,程悠丁远这样的二十出头没功名的是大多数。

李玉华道,“我看你们对庄子上的事也是通的。原庄头不大尽心,我正想换两个得用之人,你俩可愿做庄头?”

两人惊的说不出话。

李玉华掰个桔子低头只管剥桔皮,橙黄的桔皮撕裂时爆出无数清爽的小水珠,桔子的清香弥散在厅内。程悠丁远两人互看一眼,他们两个其实都有长辈在庄子管事,其中,程悠他爹就是庄头之一。

程悠担心李玉华不知道此事,忐忑又小声说一句,“娘娘,小人的父亲就是西李佃的庄头。”

丁远也硬着头皮道,“小人的二舅是东李佃的庄头。”

“他俩不好,我不会再用他们。你们愿不愿意给个痛快话,你俩不愿,我就另寻人。”

两人立刻不作他想,倘是换旁人,还不如他俩干,两人大声道,“小人愿意!谢娘娘栽培,小人一定用心做事,不负娘娘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