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沙皇帝国的败亡(第1页)
达瓦里氏在那名大秦帝国的贵人走后,迫不及待的翻开了他留下的小册子。他越看越激动,越看越兴奋。这小册子上记载的不正是他达瓦里氏辛辛苦苦追求的指导思想吗!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当达瓦里氏兴致冲冲的跑出营帐想要去巡查给他留下这本思想指导方针的大秦国贵人时,发现天色已经黑了。原来那本思想指导方针实在是太过深邃,太过吸引人,这才使得达瓦里氏看的都忘了时间,还以为自己只是看了几分钟的工夫而已。等他跑出营帐时,而那大秦国的贵人也早就不见踪影了。达瓦里氏他见到的黑衣大秦贵族不是别人,正是大秦帝国的皇帝周易。那本小册子也是正是《新时代大秦主义思想》。达瓦里氏很是认同《新时代大秦主义思想》里面这些深邃的思想,24字的大秦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达瓦里氏描绘出了一个从未想象过的美好世界。他一路攻城拔寨,宣扬大秦主义思想,那些最底层的沙皇百姓们听后他们一个个都看到了自己的出路。在这条康庄大道上,他们看到了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这个社会到处都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体现,每一个百姓都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之人。为了这么一个美好蓝图,他们愿意这条艰巨的道路,即便是牺牲,他们也在所不辞。响应达瓦里氏的普通平民越来越多,而在叶卡捷琳娜女王也对此越来越担忧,为了不让平民起义继续扩大下去,叶卡捷琳娜女王又请出了他的另外一个情人萨尔特科夫·波尼亚托夫斯基。萨尔特科夫·波尼亚托夫斯基是军事能力仅次于格里高利·波将金的一位将军,当初叶卡捷琳娜女王为了夺取政权,萨尔特科夫·波尼亚托夫斯基可是第1个站出来帮助她的。可以说要是没有萨尔特科夫·波尼亚托夫斯基,那很有可能就没有她叶卡捷琳娜女王。叶卡捷琳娜女王也意识到了这一次达瓦里氏他们的起义远比曾经的农奴起义所带来的威胁大得多,因此叶卡捷琳娜女王花费大量钱财为萨尔特科夫·波尼亚托夫斯基征调了20万的兵力前去围剿达瓦里氏。达瓦里氏纵然天资聪慧,又有着大秦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来团结百姓,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但是他们还缺少专业的作战人员,缺少受过训练的士兵们。因此即便达瓦里氏他们也有数十万的起义百姓,在面对围剿自己的萨尔特科夫·波尼亚托夫斯基军队,达瓦里氏所率领的起义军被打的节节败退,最后只能退守圣彼得堡。达瓦里氏被萨尔特科夫·波尼亚托夫斯基。率领沙皇军队将圣彼得堡围的水泄不通,没有任何一个起义军能够逃出来。尽管沙皇帝国的起义百姓们此刻危如累卵,但是没有一个人害怕,更没有一个人退缩。在这圣彼得堡,达瓦里氏说出了一句能够永传千古的名言——同志们,你们必须要记住:我们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胜利。还有另外一条路,死亡,死亡不属于农民阶级。达瓦里氏的话如熊熊烈火一般,彻底的点燃了圣彼得堡内起义百姓的内心。尽管圣彼得堡城中缺粮缺物,但这些可爱的人们依旧坚守着自己的战斗岗位,不让任何一名叶卡捷琳娜女王的士兵攻入城中。曾几何时,萨尔特科夫·波尼亚托夫斯基认为对面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自己只要诱之以利,分化击之便可扫清他们。在以往评定农民起义的时候萨尔特科夫·波尼亚托夫斯基也是这么做的,这种方法无往不利。可如今,面对着达瓦里氏领导的农民起义,以利诱之分化其心的手段根本起不了丝毫作用。为此,萨尔特科夫·波尼亚托夫斯基只能采取强硬的攻杀手段。达瓦里氏的起义军和叶卡捷琳娜女王的部队这一仗打了三天三夜,尽管萨尔特科夫·波尼亚托夫斯基的士兵更加训练有素一些,但达瓦里氏的起义军精神更加强大一些。纵使萨尔特科夫·波尼亚托夫斯基手下的士兵攻入了圣彼得堡,但还是被达瓦里氏的起义军们给打退了。也正是因为达瓦里是他们自己争取来的这三天时间,大秦帝国北部军团的一支坦克部队也在这时候昂然登场。残破的圣彼得堡里的起义军们也看到了汹涌而来的大秦帝国军队,起初他们还以为那是沙皇帝国的增援。可当他们看到那坦克装甲部队上同样挂着镰刀和锤头的旗帜时,他们才意识到这支部队是他们自己的同志。格里高利·波将金的部队以及阿提拉的王牌通通都败在了大秦帝国的手上。萨尔特科夫·波尼亚托夫斯基他尚且比不上格里高利和阿提拉中的任何一个人,面对着大秦帝国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他又如何能够打的赢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呢。有着自知之明的萨尔特科夫·波尼亚托夫斯基当即向大秦帝国进行了投降。得知自己两个情人萨尔特科夫·波尼亚托夫斯基和格里高利波·将金波将自己数10万军队都葬送并且还投降了大秦帝国,叶卡捷琳娜女王怒不可遏。曾几何时和叶卡捷琳娜女王只不过是一名不受宠的王后罢了,要不是因缘际会让叶卡捷琳娜处理了政务掌握了政权,她现在也不可能成为堂堂一国之主。现如今大秦帝国攻过来了,她叶卡捷琳娜怎么会舍得放弃自己权势,沦为阶下之囚。叶卡捷琳娜当即召集自己另外21名情人,希望得到他们的鼎力相助。然而夫妻本是同林鸟,更何况那些人只是叶卡捷琳娜的情人,面对着大秦帝国的滔滔大势,叶卡捷琳娜女王那另外21名情人飞快的倒戈。这也让大秦帝国的军队和达瓦里氏所率领的起义军长驱直入,直抵沙皇帝国的首都叶卡捷琳娜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