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公羊儒尚可用否(第1页)
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衮衮诸公,当引以为戒!
这句话最早出自五代十国,后蜀国皇帝孟昶的《颁令箴》。后来宋太宗为刷新吏治,亲颁戒石铭于府州县,苦苦告诫地方官,以戒石铭约束自以及手下的官员。
刘韬没指望这句话有什么用,但用来装逼挺好。说完这句话,他直接起身离开,根本没给袁绍解释的机会。
“尔俸尔禄,民脂民膏……呵,没想到刘中郎,倒是心系天下黎庶。”刘韬走后,袁隗在后面走了出来,其实他一直都在,只是在暗中观察。
他很好奇,这个半年前突然出现,然后迅速崛起的年轻宗亲,到底是什么人。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袁绍在这里正面和他接触。而他在旁边暗地进行观察,刘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他的观察之中。
“伯父……很抱歉,我没有完成任务。”袁绍起身行礼,袁隗是袁逢之弟,但却是袁安的哥哥。由于他过继给袁安,所以以前的叔父,就成了伯父。
严格来说,他见到袁术,应该称之为族弟,后者则称呼他为族兄。袁术强调‘庶出’这个身份,未必完全是挖苦,或许是强调两人的兄弟关系。
“他一开始就没有和你合作的意思,最后的那句话,无非是托词,没有任何意义。”袁隗摇了摇头,“看来他是打定主意,要站在陛下那边了。”
“一个没有根基的羽林中郎将,不足为虑。”袁绍回道。
“他麾下的羽林军,就是他最大的凭仗,也是陛下看中他的主要原因。”袁隗叹了口气,袁绍对军权的重要性,还不太了解。
比起一个会打仗的将领,一支强大战斗力的军队更有价值。有羽林军在侧,任何在洛阳产生的动乱,都很难成功。除非,引外援!
“想办法,把这支队伍打散……”袁绍试着提议。
“没那么容易打散,不得不说这个刘中郎很聪明。”袁隗摇了摇头,能打散他早做了,“左右监,包括监丞,都是他的义弟……”
义弟不同于兄弟,兄弟是依靠血脉来维持关系的存在。但义弟这东西,是依靠信义来维持的。背叛,意味着信义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