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初窥电影界(第2页)
1980年,国家确定了15家制片厂,外加一个深城影业公司,这16家具有故事片拍摄权。
电影厂也是国企,对挂靠不陌生,只是现阶段少有人干。而青年厂恰恰有经验,比如1986年的《二子开店》,据说要了五万块钱。
黎宁一琢磨,现物价都上涨了,遂试探道:“挂靠没问题,依惯例要收取管理费……二,二十万,这是我们研究决……”
“可以!”
“啊?哦,呵呵。”
黎厂长郁闷,夏刚欣喜,冯裤子咧开一嘴烂牙,欢(ma)喜(le)若(ge)狂(bi)。
不知什么心理,他不太想让许非接手《大撒把》,可又没办法。
二十万爽快敲定,黎宁耐不住好奇,问:“冒昧一下,这部戏的成本预估多少?”
“呃……”
夏刚瞄了眼许非,咬牙道:“一百二十万左右。”
话落,他马上又瞄了一眼。
许老师奇怪,你老看我干嘛???
“一百二十万。”
黎宁砸吧了下嘴,道:“我再唐突问一句,现在拍电影普遍没回报,你为什么要接这个盘子?”
“喜欢,热爱,不忍让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悄然湮灭。”
嚯!
黎、夏肃然起敬,冯裤子he……tui!不过他也想不通,这货为毛要插手,钱多烧的?
几人谈了一会,大抵商定。
许方出资,夏刚带团队拍摄,挂青年厂厂标,但青年厂不参与后续分成。
临走时,他又想起一事,问:“我初入电影界,很多东西不懂,发行方面现在是什么政策?”
“还不是卖拷贝!”
“您具体说说。”
黎宁满脸讽刺,道:“50年代以来,电影施行统购统销,彩色故事片70万一部。改革开放后,提到90万。
制片厂还是越做越亏,上书反映,又改成卖拷贝。最早一个拷贝9000块,前年提到10500。